各部门、各单位:
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项目团队资助计划项目申请已经截止,共有6个团队提出立项申请。根据学院研究决定,于2012年3月11日召开立项评审答辩会,根据立项申请答辩会评审意见确定立项项目。
现将立项申请答辩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答辩时间:2012年3月11日上午8:00-12:00,具体答辩顺序见附件。
2.答辩地点:图书馆五楼第一会议室
3.陈述内容:立项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简述)、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团队研究基础、团队创新小组工作方案及预期目标、成果等。
4.注意事项:
(1)各团队项目陈述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评委提问不超过10分钟。
(2)请各项目申请人于答辩会开始前20分钟到场,并统一将答辩PPT拷到电脑桌面文件夹中。
(3)请各创新项目团队负责人和各小组负责人全程参加答辩会,不得中途退场,并根据专家评委提问,记录专家意见,以便确定立项后修改项目任务书相关内容。
(4)请各团队负责人及时通知各创新小组组长及团队成员参加立项申请答辩会。
创新团队
| 创新小组
|
项目编号
| 团队项目名称
| 申请经费
(万元)
| 负责人
| 编号
| 子课题名称
| 申请经费(万元)
| 课题负责人
|
1
| 面向防震减灾规划的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方法
| 50
| 任鲁川
| 1
| 生命线工程地震灾害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
| 15
| 孙有为
|
2
| 地震滑坡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 15
| 李平
|
3
| 地震海啸风险分析与早期预警研究
| 10
| 洪明理
|
4
|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
| 10
| 于汐
|
2
|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建(构)筑物倒损模型研究
| 76
| 徐国栋
| 1
| 地震荷载与等幅荷载作用下建筑物震陷对比研究
| 18
| 孟凡超
|
2
| 强震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 18
| 李巧燕
|
3
| 长持时多波包地震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 20
| 王伟
|
4
| 提出强震下高架桥限撞抗倒的有效设计方案
| 20
| 刘必灯
|
3
| 三河平谷断裂构造特征地球物理反演综合研究
| 50
| 高尔根
| 1
| 三河—平谷断裂重磁电地下精细结构探测
| 25
| 丁雷
|
2
| 地震微弱信号提取及小波去噪关键技术研究
| 10
| 刘淑聪
|
3
| 用人工地震对三河—平谷断裂带探测方法研究
| 15
| 孙守才
|
4
| 地震灾情信息获取技术与快速处理平台研究
| 50
| 丰继林
| 1
| 分布式存储于并行处理技术研究
| 14
| 高方平
|
2
| 基于GIS的城市震害预测技术研究
| 12
| 黄猛
|
3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灾情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 12
| 陈丹琪
|
4
| 基于多源地震遥感数据融合的断层识别技术研究
| 12
| 袁静
|
5
| 天地一体多源信息组合的地震监测智能技术研究
| 50
| 李忠
| 1
| 大震前兆信息的多维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 19
| 李忠
|
2
| 基于物联网的地震监测数据实时可靠采集方法的研究
| 18
| 孙旭光
|
3
|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 13
| 陈丹琪
|
6
| 区域灾害应急管理技术研究
| 48
| 王慧彦
| 1
| 区域灾害中和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 12
| 耿贵珍
|
2
| 区域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技术
| 10
| 黄敏
|
3
| 灾后恢复能力评价及决策技术研究
| 12
| 李志伟
|
4
| 基于GIS的区域灾害应急数据管理平台开发
| 14
| 王立卫
|
7
| 三河—平谷地震带构造特征解析
| 50
|
| 1
| 三河—平谷地震带构造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
| 30
| 陆丽娜
|
2
| 三河—平谷地震带构造地貌学研究
| 20
| 袁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