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各部门、各单位:
根据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统一安排,2012年度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申请日期截止2011年3月15日,共收到52项立项申请书。按照《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章程》规定的申请条件,结合申请人科研工作业绩和历年已立项科研项目情况,最终确定36个项目进入立项答辩评审程序。经研究决定于3月31日至4月1日召开立项评审会,确定推荐立项名单,并报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审核立项。
现将立项评审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会议时间:2012年3月31日下午,4月1日下午
2. 会议地点: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
3. 分组安排:根据研究内容,立项答辩会分三组进行,具体安排见附表。
4. 注意事项:
(1)陈述内容:立项目的和意义、研究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预期成果等。各项目组陈述时间不超过8分钟,专家组提问不超过5分钟。
(2)请各项目申请人于答辩会开始前20分钟到会场,将答辩PPT拷到电脑桌面文件夹中,为了保证答辩时间,严禁答辩时临时拷贝电子文档。
(3)答辩PPT应力求文字清晰、简练,思路清晰,不得将申请书内容全文粘贴至PPT文档。
(4)请各项目申请人和至少2名成员全程参加答辩会,不得中途退场,并记录专家意见和建议。
(5)请第一小组、第二小组项目申请人分别于3月30日(星期五)上午9:00、9:20到科研处(图书馆405)抽签决定答辩顺序。过时不候,答辩次序将顺次后延。抽签时请向科研处补交项目申请书纸介版一式三份,双面打印。
(6)第三小组答辩时间安排待定,届时将根据教研项目推荐结果,择期召开立项评审会,科研处将及时向申请负责人发出通知。
(7)请各单位负责人及时通知本部门教师准备答辩。
附件:
第一组答辩安排
地点: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
时间: 2012年3月31日(星期六)14:00-17:30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部 门 |
1 |
基于盲信号处理灾后生命体探测虚拟系统设计 |
贺秀玲 |
防灾仪器系 |
2 |
基于DaVinci DM355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嵌入式视觉系统开发 |
马洪蕊 |
防灾仪器系 |
3 |
震后废墟内救援环境同场景多视角红外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
宋燕星 |
防灾仪器系 |
4 |
自然灾害救助资源会计核算研究 |
殷文玲 |
经济管理系 |
5 |
基于财务的震后企业价值评估因素分析 |
刘新梅 |
经济管理系 |
6 |
我国建立地震保险的政府干预研究 |
李 冲 |
经济管理系 |
7 |
Na-tech区域风险评价的实证研究 |
杨月巧 |
经济管理系 |
8 |
基于非寿险计算技术的巨灾保险证劵化研究——地震灾害证券的设计机理 |
耿贵珍 |
经济管理系 |
9 |
基于国际救援活动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
李洁波 |
外语系 |
10 |
面向地震应急的遥感影像网络发布与应用研究 |
刘 群 |
基础部 |
11 |
声致发光原理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 |
杨 健 |
基础部 |
12 |
一种新型三参量传感器 |
张新超 |
基础部 |
13 |
基于人口迁移的传染病流行趋势及预测的研究 |
张丽娟 |
基础部 |
第二组答辩安排
地点: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
时间: 2012年4月1日(星期日)14:00-17:30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部 门 |
1 |
夏垫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与古地震研究 |
沈 军 |
地震科学系 |
2 |
基于D-InSAR技术提取地震同震形变场的若干问题研究 |
刘小阳 |
防灾工程系 |
3 |
渗流场双向耦合作用下突破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卢玉林 |
防灾工程系 |
4 |
基于细观非均质建模的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研究 |
杜 敏 |
防灾工程系 |
5 |
地震信息云存储关键技术研究 |
陈福明 |
灾害信息工程系 |
6 |
虚拟漫游技术在数字地震博物馆中的研究应用 |
刘 颖 |
灾害信息工程系 |
7 |
基于DAS模型中数据库的密文检索的研究 |
王小英 |
灾害信息工程系 |
8 |
地表灾害模式并行计算中通讯机制的研究 |
石建辉 |
灾害信息工程系 |
9 |
基于模糊理论的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研究 |
郗蒙浩 |
经济管理系 |
10 |
非定常微分型岩石蠕变模型的研究 |
康永刚 |
基础部 |
11 |
利用我国重力资料研究日本9.0级地震激发的自由振荡 |
李瑞东 |
基础部 |
12 |
Co系单层钙钛矿中的自旋态转变及磁性研究 |
张秀娥 |
基础部 |
第三组答辩安排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部 门 |
1 |
中国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立法研究 |
李纪恩 |
经济管理系 |
2 |
基于作业基础的高等院校预算管理体系研究 |
何红霞 |
经济管理系 |
3 |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代灾害文学研究 |
张素丽 |
人文社科系 |
4 |
中外自然灾难神话母题比较研究 |
姜婷婷 |
人文社科系 |
5 |
灾难文学与生态文学的共享性资料研究 |
李静波 |
人文社科系 |
6 |
灾害信息传播中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研究 |
李艳平 |
人文社科系 |
7 |
美国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法律制度研究 |
李一行 |
人文社科系 |
8 |
中国国际救援队英语口语培训模式研究 |
赵娟 |
外语系 |
9 |
汉译英语篇衔接手段的量化分析及对策研究 |
王菁 |
外语系 |
10 |
京津冀都市圈防灾教育实效性研究 |
兰俊丽 |
思政部 |
11 |
从救灾志愿者实践者实践探讨大学生德育的新思路 |
毕丽娜 |
思政部 |